国内:部分缺水城市大造“水景” 为视觉效果盲目建设
原文:
宽阔大道、珍贵树木、大型广场;人工湖、人造景、大草坪……记者近日在多地采访发现,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不少地方的发展战略,但为“视觉效果”而盲目建设、功利发展的问题很突出,集中表现为“广场热”“草坪热”“水景热”等,比如,不顾缺水的情况大建人造水景,热衷点亮工程、造大广场,形成不必要的浪费,也背离生态城市建设的初衷。
缺水城市大造“水景”
在西北地区某市,一位市民向记者反映,为了打造“山水田园都市”,当地利用有限的河流资源,大量建设沿河绿地、公园、健身广场等景观设施,特别是为了美化城市中心区环境,使用橡皮坝等人工建筑物将城区段的河流蓄水。
“晚上配上夜景灯光,城区里的河流看上去水量充沛、流光溢彩,在河两岸散步确实很舒服,而如果走出城区,下游的河道只剩下‘涓涓细流’,河床大面积干涸。”这位市民说。
除了滥截河流,还有地方不顾实际情况大建人工水景。在西北某些相对缺水的县区,人造水景被认为可以增添城市“亮丽色彩”而受到推崇。有的追求“长度”,建设水景长廊;有的追求“高度”,人工打造高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喷泉;至于普通的音乐喷泉广场,更是常见。
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李迪华副教授介绍,在北方缺水城市建人工湖,湖底一般都是防渗的,目的是保持正常水位、减少补水费用,但这样必然会破坏水文和生态。同时,城市人工湖把水资源截留在城中,加剧了河流断流,造成地下水补给更加困难。
“广场热”也很普遍。在平原地区,一些地方在城市中心建设很大的城市主题广场,并配以代表城市标志或当地历史名人的大型雕塑,以及LED灯光设备;在山区,有些地方依山建造广场。
“大广场等城市地面过度硬化带来诸多问题,比如,极易滞留地面雨水,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补充,土壤水库功能难以发挥,使城市树木生长受到威胁;或是加剧城市热辐射,使城市热岛效应放大。”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牛昉说。
…… ……
评论:
人类自古喜欢泽水而居,而水景作为具有水的固有的特性,表现形式多样,易与周围景物形成千姿百态景观。
然而,水景在营造适宜景观同时,也有一系列问题。很多地区,如报道所提到的西北地区某市,水资源本身匮乏,把水资源截留在城中,加剧了河流断流;还有的地区刻意追求水景的长度、高度,大建人工水景。东部有些地区,原本并不缺水,把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到天然河道,污染了水体,影响了水资源的有效性,造成有水不能用,形成了水质性缺水的严重状况。另外,人工景观湖防渗带来的地下水补给不顺的问题也不能忽视。所有的水景还存在一个通病——养护欠缺。
水景建成之初,往往会进行养护,逐渐的专为粗放式管理,最后是置之不管。或是进行了长期养护,由于选择的养护方式不宜,造成了适得其反。佳业佳境公司作为景观水处理行业的开创者和领军者,独有专利——HDP直接净化技术,承接新建水景维护、污染水景修复、水景再治理等水景水质恶化项目,一次投入,永久受益,解决水景的后顾之忧。
版权所有,请勿抄袭
同类文章排行
- 水发携手佳业,渐进佳境
- 黑臭水体治理市场巨大 消除国内全部建成区或需超数千亿
- 南宁:“海绵城市”的建设成果逐步显现 五象山庄成标杆项目
- 东莞:中堂广场人工湖水草泛滥成灾
- 贵州:人工湖治理好了,维护要跟上
- 北京即将进行中小河道治理工程
- 广东:淡水河污染整治投资数百亿,河水仍是劣Ⅴ类
- 杭州:黑臭河道进行生态治理,效果佳
- 上海:虹口中心城区进行河道水体生态治理研究
- 南京:玄武湖投放25万尾鱼苗用于蓝藻治理
最新资讯文章
- 北京2022年冬奥会组委会驻地首钢秀池水质提升工程
- 微生物对河道黑臭水体的净化作用
- 黑臭水体治理要尊重河流生态的自然规律
- 黑臭水体治理资金向生态倾斜,但更要注重水质的治理!
- 我司HDP技术被录入住建部 《城市生态修复先进实用技术与产品目录》
- 水发携手佳业,渐进佳境
- 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(2016-2020年)》印发
- 数千亿农村治污市场等待破局 着力点值得期待
- 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,佳业环保助力黑臭水体治理
- 景观湖有没有必要建设水质在线监测系统?
您的浏览历史
